欢迎访问长沙益铭殡仪服务有限公司官网 移动应用 微信关注 联系客服
常见问题
如何看待殡葬礼仪?
发表于 2023-05-09 浏览:
文章导读:如何看待殡葬礼仪? 践其位,行其礼,奏其乐,敬其所尊,爱其所亲;事死如事生,事亡如事存,孝之至也。 《中庸》 如何看待殡葬礼仪? 中国作为上下文明五千年的礼仪之邦,历来...
如何看待殡葬礼仪?
“践其位,行其礼,奏其乐,敬其所尊,爱其所亲;事死如事生,事亡如事存,孝之至也。”
——《中庸》
如何看待殡葬礼仪?
中国作为上下文明五千年的“礼仪之邦”,历来存在着诸多礼仪以对应不同的场合。目前已知人类最早的殡葬礼仪在距今约1.8万年前就已经出现。
在当代社会,有一些家庭非常重视殡葬礼仪,会在亲人离世后请到专业的殡葬公司或礼仪公司,进行相关的竖灵仪式、撤灵仪式、告别仪式等来送别亲人。
关于殡葬礼仪,现在也有两种声音一直在“碰撞”,一部分人认为人既已经离开了,那就一切从简,没必要再“铺张”;另一部分人则认为“事死如生”,人虽然已经离开,但用恰当的礼仪送完亲人的最后一程能够予以告慰,是必不可少的。
那么我们究竟该以何种眼光看待殡葬礼仪,它又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?
在中国民俗生活中,婚、丧、节、寿是四大类民俗活动,既有热闹的活动内容,又都伴随着一定的礼仪规范,而殡葬礼仪(丧)则是最为丰富、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类民俗礼仪。
殡葬礼仪的社会意义(作用)大体上在于以下几点:
1、完成人生之节
文化学家认为人生是有一个一个的“节”组成的,比如出生、上学、工作、成家立业、死亡等。人生每一阶段的“节”都会有相应的仪式彰显。当死亡来临时,小殓、沐浴、遗体化妆与修复等,都是在装饰逝者准备其远行;再给一个体面的仪式,相当于宣布逝者已逝。这样亲属们就给逝者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个“节”。
按中国人的理解,逝者该有的享受和程序需要有,如果缺乏相应的殡葬礼仪,亲属们会认为人生”不完整”,“对不住”逝者,会有遗憾。
2、抒发悲痛
殡葬礼仪设置了一定的仪节,并有一定的时间规定(如三、五、七天或四十九天不等),这就给亲人提供了一个抒发悲痛的机会,同时这也是心理上的一个过渡期。如通过停柩等待期(“殡”)守灵、举行一定的悼念形式,使亲属接受亲人“已死亡”的事实,并逐步从丧亲之痛和慌乱中摆脱出来,重新走向新生活。
3、致敬示爱
逝者对我们有养育之恩(如父母),或有益于团体和社会,或与人为善,现在去世了,生者通过一定的殡葬礼仪表达对逝者的感恩、怀念、内疚、崇拜等复杂的感情。
4、社会联系
中国至少从殷商以来的历代国家都有意识地设置了一整套“殡葬礼仪等差”制度来彰长幼、显尊卑的“差别”(如《红楼梦》中贾母治丧、秦可卿出殡等描写)。自周礼传承的“五等丧服制”就是彰显家族亲属关系的,不同官职者享受不同的殡葬礼仪待遇以彰显国家关系中的政治等级。
须指出,也正是这些殡葬礼仪形式,给传统中国提供了一条社会联系的纽带,包括纵向代际之间的联系和横向族群之间的联系。
返回上一页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关于殡葬的相关小知识

最新文章
随机文章
热点资讯
联系我们

长沙益铭殡仪服务有限公司
联系人:胡经理
热线:0731-84418144
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书院南路

@2022-2026 长沙殡仪馆电话|长沙明阳山殡仪馆|长沙益铭殡仪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湘ICP备2023005275号-1